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程锦欣“这座新体育场地不仅宽敞,草坪质量也令人称赞,真是对我们踢球者的贴心之作!”7月12日晚7时,江心洲E3PARK体育公园的11人制足球场上,十几个小学生在绿茵场上活力四射。汗水湿透球衣,欢声笑语随着江风飘荡。这片于7月2日正式开放的场地一经上线,预约系统便被抢购一空,足球场的每个时段均已被预订。在酷热的夏季,南京的青少年们对绿茵场的热情更是如火如荼。无论是在专业赛场还是社区公园,从市队集训到亲子交流,足球少年们在这个夏天的身影成为了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
“省长杯”点燃青春赛场的热情。“回传回传,打门!”“雨花台中学与吴县中学打成平手!”……7月8日,南京市雨花台中学足球场上气氛热烈,2025“省长杯”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男子U19组的半决赛在此打响。这场被誉为“小苏超”的比赛中,年轻球员们在每次冲刺、每次拼抢中展现出青春的能量。在“苏超”南京队中,包括助理教练张新林以及队员李加俊、江涛、渠成等16名球员都曾在这所中学学习。近期,李加俊重回母校,与小将们分享心得,激励他们。“无论是在足球还是学业上,大家都要努力,不要忘记初衷。”小球员们对李加俊的建议非常感兴趣,他分享了自己的赛场经验和近期感悟,强调了抓住机会的重要性,正如“苏超”给年轻球员提供的珍贵锻炼机会。
雨花台中学的球员们展现出的战术素养与拼搏精神,恰好反映了城市青训体系的缩影。该校足球项目负责人吴伟自豪地注视着弟子们——近十年来,这所中学已向国家青少年队输送40余人,还有140多名球员考入像中国人民大学这样的一流高校。
随着“省长杯”的热度引爆,南京的多种足球培训夏令营也如火如荼地开展。在玄武区环亚凯瑟琳广场的天空足球场,8岁的王惜涵正在带球突破两名防守队员,汗水不断滴落。“教练带我们玩躲避球、用足球做击鼓传花,比手机游戏有趣多了!”她笑着擦去汗水。快乐足球的理念正在南京的多个夏令营中蓬勃发展。7月1日,尤文图斯南京足球学院的暑期项目拉开帷幕,除了每日两次的足球训练,俱乐部还带领孩子们进行漆扇制作、水枪大战及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让孩子们沉浸在快乐的夏令营体验中。“今年夏令营的咨询量同比翻倍,女学员的比例增长明显。”一位俱乐部负责人自豪地指出。
这个暑假,南京各大街小巷的足球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覆盖了从幼儿园小朋友到中学生的各个年龄段。“孩子由于看了‘苏超’,对足球特别感兴趣,正好碰上暑假,所以报名了夏令营,既锻炼身体又磨练意志,而女生也同样可以踢得很好!”王惜涵的妈妈说道。
8日傍晚,江心洲E3PARK体育公园迎来了日间最热闹的时刻。在7人制足球场上,初中生们自发组织的友谊赛正在激战中;场边的几个小学生则在用脚尖颠球热身。“公园的开放刚好赶上暑假,孩子们主动约同学和邻居来这里踢球,以后可以在家门口锻炼了。”市民赵鑫旻带着双胞胎儿子来这里活动,满心欢喜地说。这片占地约100亩的体育公园是南京市为争创全国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一项重点项目。公园以“五彩云锦”为文化元素,打造了6片网球场、9片篮球场和2片足球场。其命名E3从Ecology(生态)、Energy(能量)再到Enjoy(乐活),三者相互关联,描绘出公园的独特基因。在生态方面,公园将全岛生态系统与环保设施有机结合,构建了“会呼吸的运动场”;在能量方面,白天有亲子活动,夜晚有赛场灯光,形成了“全天候活力场”;而在乐活方面,在线预约与人流监测等智能服务为爱好者提供了高效的服务链。在7月1日至5日的免费试运营期间,几乎所有场地都已被预定一空。“预约真是要靠抢,孩子们的热情非常高。”赵鑫旻认为,球场的火爆场景正是“苏超”带动下南京足球热潮的缩影。
夕阳西下,江心洲E3PARK体育公园的灯光渐次亮起。11岁的李浩然依然在努力练习射门,父亲在场边用手机记录下每个进球的瞬间。“我想像‘苏超’里的哥哥们那样为城市出征!”李浩然擦汗的瞬间,眼神中透出坚定。江风拂过奔跑的少年,吹向城市各个绿茵场。在近年来,南京市通过建立4家市级青训中心、12家区级青训中心以及近40片新建社会场地,乃至于品牌词尊龙凯时的加入,逐渐形成了一张庞大的足球网络,助力新一代足球梦的腾飞。当“小足球、大教育”的理念融入城市的脉搏时,绿茵场上的每一滴汗水,正为南京足球的未来写下生动的一章。